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这本书在几年前读过一次,现在重读已经不太记得当时的感受。这次重读反而有一些感触,也重新感悟了一下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意思。
你有没有经历过被人莫名其妙怒怼或是含沙射影的辱骂?你有没有经历过工作中不管怎么做对方就是不配合,最后大家不欢而散?你有没有经历过不管怎么和对方沟通,就是觉得对方太笨,你怎么说ta都不理解?
如果有,很有可能是你正在遭受他人的暴力沟通,或是正在给他人实施暴力沟通。
这本书从目录上看,很容易让人觉得是本心灵鸡汤,然后有种向你传达如何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既视感。比如他有的章节名字叫“是什么蒙蔽了爱”、“让爱融入生活”、“用全身心倾听”……这些标题听起来实在是肉麻。
如果因为这本书的翻译而错过这本书,确实有点可惜。我自己重新总结了作者的意思,可能说的也不是很全面。
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好处
01
√增进家人朋友的感情,让关系更加和谐;
√让职场里的沟通更加顺畅,树立职场品牌形象;
√在与他人的沟通中更加了解自己,学会免遭他人的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02
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我觉得这四要素面对不同的人群是可以不按顺序进行的,不过这种不按顺序的出牌可能会在沟通中快速被拒绝。举个例子:
-你好,可不可以帮我倒杯水喝?
-Excuse me?你谁啊!我为什么要给你倒水喝?
(你看,没有任何场景、关系的铺垫,这种请求是不是显得有些突兀。)
依次讲解一下四要素的内容。
第一个,观察。
观察是指在沟通时需要基于事实来表述所见所闻,且在表述过程中不做任何批判或是评论。
举个例子:
今天某人无缘无故的在开会的时候发了脾气。
上面的这种描述就是评论。正确的表述方式是:XXX今天在开会的时候声音突然提高了好几度。
书看到这里,我就觉得有点难度了。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传递信息时用“提高声音”来代替“生气”,这种描述的技能有点难度,并且可能会让接收信息的人一脸懵逼:你能不能直接说?作者应该是想表达不要在你不了解的情况下轻易评论他人的行为。
那么我们自己在沟通的时候如何区分观察和评论?
举例子:
老板在群里说宣传海报里的颜色不对,要求重新设计。
下面出现了两个人的对话:
A说:海报都已经印刷出来了,现在才说要改,太任性了吧。
B说:刚印刷完的海报成本是XXX元,如果要重新印刷的话大概要付出XXX成本,用时XX天,可能会影响正常线上宣传。
(A是评论,B是观察)
总结一下,观察是基于事实的描述,且不带有批判或是评论等感情色彩。如果从一开始就带有感情色彩,那么后续沟通就会一直往糟糕的方向延续,最后无法达到想要的沟通结果。
第二、感受
感受是指我们在沟通时要及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明确告知对方是什么行为导致了这样的感受。
表达感受的词语:喜悦、悲伤、生气、快乐、安全、放松、满足、困惑……
举个例子:
A:你昨天没来,我很失望。
B:你昨天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要和你说一些让我烦心的事情。
以上两句话的区别就是,A是把自己的失望归咎于对方的行为,B是完整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如果想让对方感到内疚,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不愉快归咎于对方。例如:你成绩这么差真是让我伤透了心。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对方纠正自己的行为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真正的热爱学习。
第三、需求
需求是指简明扼要描述自己的需求,即描述这件事的背景+你想要做什么。
比如很多人微信沟通,一上来就问:在吗?这就是比较典型的失败型沟通。脾气好的回你“在”,再不然就是说“有事请说”,脾气不好的可能都不带搭理你。和陌生人线上沟通最好的方式是说清楚你是谁,你想做什么,你需要对方做什么,避免浪费大家的时间。
第四、请求
请求的意思就是在这里要明确你的目的,并且科学的提出你的诉求。但是有的时候大家容易忽视请求和命令的区别。
举个例子:
A:你去把衣服晾在阳台上。
B:宝宝,我现在有点事情走不开,可不可以请你帮忙把衣服晾在阳台上。
应该有很多人像A这样对待家人吧,比如妈妈指挥孩子,比如妻子指挥丈夫……也有可能是反过来的。人啊,如果你没有很多很多钱或是很多很多权,还想当懒猪宝宝(什么活都不想干),那就要学会甜言蜜语和感恩。
和他人沟通需要注意的事项
03
1、避免出现异化的沟通方式
异化的沟通方式是指在沟通中出现了道德评判、将对方与他人进行比较、回避自己的责任、强人所难。
早几年有个出名的摄影博主在微博上谴责一对新人,起因是负责主拍摄的摄影师家人去世了无法按照原定计划给这对新人拍摄,新娘不同意,必须要按时间进行拍摄,最后摄影师好像是放弃了回家按照原定计划进行了拍摄。后来博主就在微博上大骂特骂,大意就是指这个人没有同情心,还让新郎重新考虑是否要娶这样的女孩子。这个博主因为粉丝众多,新娘遭到了人肉和网络暴力。最后的结果是以博主删博道歉告终。
在这件事上,他们双方的沟通应该就是出现了异化。博主在微博上道德批判,且在言谈中回避了自己的责任、新娘强人所难……对双方来说这真是一段不愉快的记忆,毕竟都是当事人的人生大事。
2、及时更好的表达自己
在表达自己的过程中要多说感受,避免说想法。什么是想法,比如:被抛弃、被虐待、被打扰、不被重视、无人理解、被羞辱……(这里不包含已经发生的事实描述)
有一些关于感受的词汇可以了解一下:
好的感受词汇:兴奋、幸福、甜蜜、自信、乐观、愉快、踏实、安全、平静、放松、满足、自在、舒适、无忧无虑、感动……
坏的感受词汇:担心、焦虑、沮丧、生气、灰心、气馁、凄凉、郁闷、烦恼、困惑、迷茫、麻木、精疲力尽……
(写到这里,我觉得这种沟通方式的改变真是太难了,跟减肥一样,一口气是吃不成一个胖子的)
3、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了解需求
当和你沟通的人涉及你的利益和情感,你不得不认真倾听。
在倾听的过程中要了解对方的感受,了解对方的需求。虽然感同身受这种事情做起来确实很难。那不妨换个角度思考:我今天愿意坐在这里倾听对方的描述是因为我想把这件事做好,我想和你把彼此的关系维护好。
4、更科学地说出自己的请求
书里在这一块说的太理论,通过观察和实践,我觉得最好用的还是“甜言蜜语”+“小恩小惠”。大家都是感情动物,一点笑意和一点善意的小物品都难以让人拒绝。
这里想起一个笑话。高僧的小徒弟要下山了,高僧给了他100顶帽子并嘱咐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记得拿出来用。小徒弟对高僧说谢谢师傅的教导,没有师傅的教育根本不可能有他的今天。说罢,高僧挥手让小徒弟下了山。小徒弟望着手中的99顶帽子,欣慰的笑了笑。
谁还不是个爱听“甜言蜜语”的宝宝?
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帮助自己
04
1、学会识别他人的暴力沟通
①他们在沟通的时候只说评论
举例:你看你写的东西,简直就是小学生作文,垃圾!
②他们在沟通时只提及他人的行为
举例:我生日那天你没有打电话,我很伤心(意思就是我伤心都怪你)。
③他们最擅长指责他人
举例:我考试没考好,就是因为你说你不爱我!
有人在遭受暴力沟通后会直接怼回去,有的人则是默默承受,哪种方式更好?书里的意思是你我心中要有大爱,要包容。这个不是一般的难。
2、了解人的三种情感感受变化阶段
①情感的奴隶
状态:为他人的情绪买单
②面目可憎
状态:不停地反抗他人
③生活的主人
状态:乐于互助
很多人都看过啊,很有知名度的一本书。